前两天,一位妈妈在网上晒出孩子坚持晨读400天的视频,引起大家的称赞。
家长们纷纷羡慕,别人的孩子是那样,为啥自己的孩子“各种问题”。有家长抱怨:孩子做作业要大人守着,电脑一玩一整天,睡觉、吃饭、上课都得催……让人操心的很。
经常是孩子坐到书桌前,打开作业本,先玩了玩手指、然后照着书上的小人描了半天、紧接着又唱会了歌,一个小时过去了,才磨磨蹭蹭地开始写。家长们不禁发愁,怎么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。
很多家长会帮孩子做好安排,根据老师布置的暑期作业以及各种培训班的时间排好一张张计划表。但是,即使有了明确的安排,孩子却仍然不能很好的按照计划完成,一天下来10个事项可能只完成了5个。
没有时间观念、做事拖沓、没安排没计划、随心所欲...这些问题往往会带来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冲突,看似是孩子习惯和性格等因素导致的,实则指向了同一个问题——没有养成自律。
西奥多·罗斯福也曾说: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,这个品质不是天资,也不是智商,而是自律。
前段时间欧洲杯,C罗的一个挪可乐的小小举动,让可口可乐市值瞬间下跌几十亿美元。大家在惊叹他的影响力的同时,也纷纷点赞C罗的高度自律。
不过,这位有着超凡影响力的足球巨星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很自律。
13岁时的C罗,除了有着对足球的极度热爱,从饮食到身材管理等方面并不注重。曾经,在一次吃早餐的时候,C罗随手要拿起可乐喝下去,球队前辈吉格斯拿走他手中的饮料,并把他按到墙头,提醒道“永远不要这样做”。从此,C罗再也没碰过碳酸饮料。并且开始遵从低糖,低脂,不饮酒的饮食习惯。
通常运动员增肌会使用各种器械,但年幼的他并不是那么喜欢器械,没有多去用器械训练的方式来增肌,而是在身上绑重物长跑,增肌效果并不明显。18岁时,曼联签约C罗,当时教练认为他身材瘦小,必须加强锻炼。为了能在推崇身体对抗的英超立足,C罗别无他法,只有苦练,之后便开启了疯狂健身模式。
专业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往往很短暂,进入30岁,体质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会下降很多,更别提重新出现在运动场上了。
在C罗32岁时,他也曾明显感觉身体在球场上不再那么轻快。不过他明白,如果要想继续保持以往的水准,就必须自我调整。他决定在原本就很少脂肪的基础上,再减脂3公斤。教练曾为此一度担心他的身体,但是最终他做到了,公开的体重数据从82公斤降到了79公斤。为了能达到这个目标,C罗执行了严苛的饮食计划,坚持科学的健身训练,过程中展现了他非同寻常的自律。
正是这样的自律,C罗造就了足球史上的神话。在今年的欧洲杯上,他以36岁的“高龄”成为国际比赛中进球最多的男球员。
C罗的自律也是从球队前辈和教练的督促开始,后来内化成他的自发行为,更多的来自他对足球的热爱和清晰的目标。我们也看到,自律的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,培养自律的过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。所以家长不能心急,要理解自律的养成需要时间,要在过程中逐渐培养。
我们听说过很多成功人士的案例,他们通常都很自律,钢琴演奏家郎朗就是一个典范。即便成名后,一直到今天,他仍然保持天天练琴的习惯,从不间断。
他的自律和成功,来之不易,甚至他的学琴经历,被不少网友甚至用“悲惨”来形容。严苛的父亲曾给郎朗制定超长时间的练琴时刻表,在他练琴想休息的时候,也总是用压迫式的方法来督促。
郎朗在柯蒂斯就读时期,父亲曾当着郎朗同学的面,命令儿子把弹过的曲目再弹十遍,筋疲力尽的郎朗的想请求休息,却被父亲狠心拒绝,情绪接近崩溃的他甚至脱口而出:“你不要命令我,我希望你下地狱!”
尽管父子关系一度十分紧张,父亲却仍不忘向儿子打探准备何时开始练琴。郎朗用冷战回应,三个月没再碰过钢琴。随后,凭借着对钢琴的喜爱,郎朗还是重新拾起钢琴。
的确,郎朗最终是成功了,也养成自律练琴的习惯。但我们也不禁会问,帮孩子养成自律的过程,真的只能是这样痛苦甚至魔鬼吗?“他律”怎么才能转化为自律,严格是不是唯一的方法,压迫太过是不是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,严重的还可能让孩子抑郁,甚至产生伤害自己的行为呢?
艾伦·尼尔森博士在给中国家长的儿童领导力音频课程中,曾讲到过一个案例。
著名领导力专家肯·布兰佳在培养儿子自律时,用到这样一个方式:每当儿子在学校惹了麻烦时,作为父母不会去禁足或者直接批评打压儿子,而是通过一段引导式谈话,帮儿子树立自律。
首先会问到儿子“你打算这辈子做什么呀?”
在得到回复后接着问:“你告诉我,你今天在学校的行为能帮你达到这个目标吗?”
虽然起初儿子对于这样的方式也有些反感无奈,但最终却十分认可这是最棒的教育。
培养孩子自律不是个简单的课题,还是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引导。我们今天介绍以下五个原则,家长可以用来培养孩子自律。
1 制定的规则要简单
很多家长会为孩子制定很多关于吃饭、讲话、玩玩具、卫生、看电视和人际交往等等方面的规则。虽然初衷是希望孩子养成好习惯,但规则过于细微,就容易让孩子变成“法律专家”,注意力会放在如何不犯错上,而在需要他们自己建立“规则”时,缺乏做出适当决策的能力。
因此,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,而且规则要简单。每个家庭可以有自己的规条,因为每个家庭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侧重点。所以,制定的规则能体现价值观,同时规则自己可以“说话”,而不需要家长再额外判别。比如,“不能伤害自己,不能伤害别人,不能伤害东西”,这三条规则很简单,很好记,同时,孩子自己遇事可以很容易就做判断。这样就是一条很好的规则。
2 不要拿不切实际的后果威胁孩子
“你再不听话回家,以后我就不管你了!”很多家长会在孩子没有按照要求完成时,会用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威胁孩子。要想好实际可能发生的结果,然后再和孩子说,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,让这个结果自然发生。这样孩子就能体会到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。
否则当你一次次说这些做不到的威胁时,就是在传递一个潜在的观点,即孩子做错了也不会得到惩罚可以侥幸逃过一些事情。随着他长大,对公司和法律部门也是这种态度时,问题就会发生了。
3 提供多个选择
当家长只为孩子提供一个选择,并且是自己的选择时,就不必要地打击了孩子做决定的本能。比如到了晚上该上床睡觉的时间,但孩子还想玩。你可以这样跟孩子说:“你有两个选择,现在已经9点了,你可以现在睡觉,明天放学后玩游戏。你也可以等到10点睡觉,接下来这一周都不再玩游戏。你自己做选择。”
尽管这两个选择还是你提供的,但做决定的权力和机会是在孩子手里。他需要权衡利弊以及结果。尽管有可能两个选择他都不喜欢,但是在选择中他会感到被尊重,并自然而然的在思考。
4 孩子做出你期待的行为就奖励他
这是加强行为效果的“铁律”。
如果你要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,就要在他做到了反映自律品质的行为时嘉奖他。当然,嘉奖的东西不一定非要是金钱,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东西,都可以作为奖品。比如可以是多看二十分钟电视或者多玩半个小时游戏。
嘉奖你鼓励的行为,这样多次重复正向激励,孩子就会越来越接近你所期待的目标。
5 用信号获得孩子注意力
可能你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形,下午带孩子在小区里玩,很快到了约定好练琴的时间,孩子却不停跟妈妈说:“我和豆豆的这个游戏还没有玩完,一会儿再回去。”这个时候,如果您直接跟孩子说:“不行,快回家,你以后都不打算练琴了吗?”孩子在同伴面前会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很受打击。
可以尝试和孩子预设一个沟通体系。比如,走过去拍拍孩子的肩膀来提示孩子。通过一些隐秘但不让孩子丢失自尊的信号,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以及应当做的事情。
高自尊的孩子会有更强的内驱力,当你充分尊重了孩子,他就有信心信守你们的约定,更有动力去完成他设立的目标,也就更可能走向自律之路。
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C罗或是郎朗,但是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在自己喜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,感受通过自律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,并从中体会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,更加热爱生活。
帮助孩子习得自律,无论未来他在哪个领域或是行业,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潜力,都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这个暑假,就是绝好的机会,用上面介绍的5个原则试起来,拭目以待孩子的变化吧。